2014/12/19

關於生產計畫書列入醫院評鑑提案的討論

作個紀錄和記號,臉書討論很容易不見 @@

特別拉出來紀錄的留言:

媽咪經驗

敏儀的留言:
http://on.fb.me/1v44Lpj
(原文無分段,我直接幫忙用主觀來分段了)
看了各方朋友發言,我作為一名選擇三胎都在家由助產士協助生產的女性,也覺得應該要表達自身經驗讓大家思考看看。

首先,我相信的是,產婦不是病人,而是"健 康的"成年女性正在經歷千萬年來女性身體自然的孕育胎兒與生產過程。隨著胎兒的成長,女性身心也在同樣的韻律中變化,當胎兒決定出生(沒錯!整個生產過程始於胎兒啟動!),女性的身體也隨陣痛擴張伸展,肌肉骨骼同時運作以層層打開順暢的通道,胎兒也調整身體肌肉骨骼與各項機能,以旋轉的方式隨著媽媽身體的 開展層層下降,終至分娩而出。

這個自然運作的產程已經被證實對於寶寶未來身體各項機能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刺激,我相信,這對剛降生孩子心理上的無形影響也同樣重要。 

至於母親這部分,女性因為能在"舒適且安心"的環境條件下,完整經歷分娩過程,不僅可以大大降低對身體的傷害(譬如說會陰已充分伸展至完全可以娩出胎兒不 會撕裂),在心理上也會對胎兒產生深刻的連結,準備好愛這個孩子、準備好做個母親! 從我親身的經驗,自子宮痠痛、陣痛、分娩的過程中,的確可以感覺到身體的激烈調整,尤其是胎兒前進到產道哪裡,也完全會有感覺,生老么時,我甚至可以很明 確知道他在會陰口等待我的最後一次推送,然後我們同心合力把他送到這個世界,我清醒的抱著他並且立即哺乳,感受到神聖與滿溢的愛,對神聖的造化、也對我懷 中親愛的小孩。

同時丈夫與孩子也在身旁陪伴我經歷這個過程,現在大女兒還記得在陣痛時餵我喝水與吃吐司,也記得自己抱著剛出生的弟弟妹妹。因為這樣的溫柔 生產,讓我更相信自己的身體、相信我對孩子至深的愛、相信我可以做個母親,也讓我們家庭關係更加親密、緊密。 

接下來想說些技術層面的事,新聞上不是常看到有些十幾歲的年輕女生,在廁所還是路上就生下寶寶,好像非常容易非常簡單,因為年輕的身體柔軟度和伸展性都很 好,小媽媽健康的話,生產真得是很自然的一個過程。

可是像我自己31歲才生第一胎,身體狀況完全不同,整個產程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約莫一兩天),所以須要 有經驗的助產士貼身幫忙,尤其是第一胎,讓準媽媽安心放鬆以等待身體開展,助產士會注意適時補充水分與營養,鼓勵準媽媽或轉移對疼痛的注意力,也會透過各 種身體按摩或伸展姿勢,協助產婦放鬆和伸展身體。
像我的經驗是好幾小時大腿嚴重抽筋,多虧助產士協助按摩舒緩不適(我抽筋有多久他們就按摩了多久,現在想 起來還是深深感謝),會陰按摩也是一種幫助肌肉伸展的做法。

還有準媽媽們在電視電影上看到很多生產影像,就是要一直用力把小孩擠出來,分娩時陣痛得不得了也會想要快點用力把孩子擠出來,可惜都是在錯誤的時間點上就用盡了力氣,而且當身體未充分伸展、產道未充分打開,就一味用力,只會造成媽媽體內嚴重的撕裂傷(包括大家一直在談的會陰撕裂)。
我的好朋友在醫院待產就 是自始便一直用力,用力到臉上微血管都爆裂,整個皮膚下都看到網狀血絲,幾個小時下來力氣用盡,改由剖腹生產。其實產婦在大半生產過程都可以放鬆以待、不 要用力,而該用力的時候也要用力在對的地方,這些都需要非常有經驗的人一直從旁協助提醒。
容我說一句話,目前醫療體系訓練出來的醫師和護士(即使是領有助 產士證照的護士),對於如何幫助和陪伴產婦"自然地""安全地"走完整個產程,很少有人比得上深具經驗的助產士。
另外還有一部分,就是大家都很擔心生產意外和各種急性併發症之類的問題,我也想說說自己的經驗。各位知道我們有多害怕生產過程和媽媽肚裡未知胎兒會有的風險嗎?去查一查以下各種醫療花費就可以知道了,包括各種先進昂貴3D4D超音波、羊膜穿刺、多到你想不到的各種公費與自費篩檢項目等等。
我沒有說生產無風險,做為一個媽媽我也的確經歷到對寶寶健康與否、和自己能否健康生產的焦慮,不過這種情緒應該成為媽媽更用心照顧自己、食用健康營養食物、運動鍛鍊身體、 用心與腹中寶寶連結的動力,而不是過度的醫療介入和醫療浪費。
我有做公費的基本檢察,懷孕初期與後期也有定時做產檢,懷孕讓我開始認真看待吃進肚裡的水與食物,讓我有機會學習對自己與家人的身體負責,這些我也得到助產士的分享和建議,不過忙碌的醫生只能建議我參加醫院的孕婦課程而無暇多談。
最後,選擇由助產士協同在家生產的決定性原因,是因為我無論在公立或私立醫院(包括非常大間且知名的),都沒有找到能好好溝通的醫生,我真的非常瞭解婦產科醫生龐大的工作量與永遠不夠的時間,也瞭解醫生在緊急狀況協助產婦與胎兒的不可取代的重要性與權威,我深深向所有勞苦功高的婦產科醫生護士致敬。
不過,做為一個健康的、想與胎兒一起經歷自然分娩完整產程的孕婦,這些醫院與醫生都沒有辦法提供適合的環境與協助。所以,最後我選擇在距離家開車三到五分鐘可到(飆一下)的私人診所產檢,若真發生意外狀況也可以立即前往並得到知悉我狀況醫生的即時幫助,感謝在家生產過程平安順利,我想我也是那家婦產科最不一樣的產檢孕婦吧。
有這樣的經驗,我並不會貿然建議所有孕婦朋友都來嘗試,因為知道身邊都是30歲以上才懷孕的朋友們身體狀況各各不同,有經過不孕症治療才懷孕的,有自懷孕 初期就開始出血的,有身心狀況比較不好的,其實都需要醫院與醫生的幫忙,比較能確保母嬰健康。
只是,這樣的經歷也讓我有了不同的期待與夢想,期待所有懷孕 的女性無論自然生產或剖腹,都能得到溫柔的照顧與對待;期待選擇醫院的產婦也能得到"有經驗的手"的照拂與陪伴;期待在醫院冷氣超強的冷冷病床上,能有助 產士溫暖溫柔的引導產婦與陪產家人。
讀到前面一篇回應上說孕婦不能自私自利的選擇什麼都要(大意如此),不是的,這樣的期待怎會是自私自利呢?助產士進入這個區塊不是更可以協助分娩過程順利、母嬰健康,也節省醫療介入所需花費的醫療成本與社會資源嗎?
讓醫生能花時間在真正需要照顧的緊急狀況或複雜狀況,讓多樣性的產婦能有多樣性的分娩選擇,讓社會能有身心康樂的父母與下一代,為私也為公,我會繼續這樣期待著。
Lizzie Hsieh
http://on.fb.me/1v46ZEY

我也是在家生產。我在決定生產前就嚴格控制體重並尋找許多國外國內相關溫柔生產經驗案例。國外如英國、荷蘭都是主張健康無胎位不正等問題的產婦可在助產師協 助下順產,透過變換姿勢讓胎兒順利娩出。蹲姿、跪姿可以讓胎兒透過地心引力順利引產出來,國外也有助產椅,即是同樣道理。躺在床上的生產姿勢最不利於產婦 出力,只是改變一些長久以來被認為既定生產習慣,可以自然讓胎兒娩出,為何大家怕成這樣?一萬萬一?真的不能理解隔閡的高牆是什麼?

http://on.fb.me/1v47rTR

請勿認為主權被挑戰,或是助產士要求工作權才弄生產計劃書。
你們只看到其中最容易被誤導的一份就跳腳。
這些想要溫柔迎接孩子的母親,只是在尋求生產過程能更尊重婦女感受的尊重
生產計劃書除了列舉產婦希望外,也會註明若醫師觀察產程有任何異狀同意由醫師著手處理。真的覺得大眾被新聞稿列舉個案誤導。
(留言裡還有很多值得整理出來的討論,包括醫師的,有點累了,先這樣,朋友們還是可以慢慢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