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氣外洩累犯 台塑美國公司又遭罰6萬美元
台塑美國公司德拉瓦廠日前遭罰款6.05萬美元,起因為該公司在2010年7、8月間多起違反空污與廢水管制法規遭稽查案件,包括多起氯乙烯外洩事件。
過去幾十年來,位於德拉瓦州德拉瓦市的台塑廠,氯乙烯排放量一直居全美之首,1985年,還因屢次違法排污遭吊銷營運執照兩個星期。
氯乙烯為美國環保署高度列管的化學物質,是已知的致癌物質,會導致呼吸及生殖系統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對長期曝露於氯乙烯之下的工作人員。該物質是用 來製成塑料聚氯乙烯原脂的化學材料,11月30日,紐澤西州南部的小鎮保羅斯伯勒(Paulsboro)才因貨運火車翻覆意外,造成氯乙烯毒氣外洩,居民 被迫疏散或留在室內。
這是台塑美國公司自2005年以來面臨最高金額的罰款。2005當年,台塑美國公司與州政府、聯邦政府達成和解,同意支付45萬美元罰款,並額外支 出84萬美元來改善廠房設備,同時,該公司必須在3年內降低污染排放量達45%。當時,台塑德拉瓦廠的氯乙烯排放量是全美第二,每年達32公噸──過去甚 至一度飆升到最高的59公噸。
2011年,台塑德拉瓦廠氯乙烯排放雖然已下降到26公噸,但卻又再度成為全美排放冠軍。
德拉瓦州環境部(DNREC)是在3日公告處罰通知,該廠高階主管Kimberly Bennett回應媒體時表示,對裁罰內容不予置評。
該廠占地200英畝,員工數約100名,9月間才因多次違反工安法規計16項(其中多項為累犯),遭聯邦勞工部職業安全衛生署(OSHA)通知處罰14.87萬美元。
DNREC處罰通知上共列舉9項具體違法情事,包括廢水含過量氯乙烯、污染防治設備洩漏、申報及測試失敗等。其中還包含2010年11月間一次違 規,由於觸動緊急灑水系統才發現的氯乙烯外洩。另外也包括7月間一次稽查發現的問題。台塑德拉瓦廠有30天的時間可就罰款金額提出上訴並申請舉辦公聽會。
台塑美國公司總部設於紐澤西州,旗下廠區除德拉瓦廠,還包括德州與路易斯安那州。
2012/12/07
毒氣外洩累犯 台塑美國公司又遭罰6萬美元
2012/09/04
個人疑問,為什麼要挺記者?
關於九一這場遊行,雖然去了,但我不喜歡都是反旺中,旺中只是最近媒體亂象中最粗暴的一個,其他媒體,尤其是電視媒體,我早就拒絕進入家門了(不得以犧牲了看公視的機會,幸好有PTS YOUTUBE)。
有很多討論,有很多記者、前輩講了許多,但有一點我最想講的,就是我們社會大眾到底為什麼要挺記者?我的提問也許會惹惱一些媒體工作者,也知道這樣的提問忽略了基層工作者/主管的差異,但我還是想問。
我了解,已經有許多令人尊敬的媒體工作者,去追蹤那些沒有其他人願意做的議題,像樂生、禽流感、中科、國光石化、台塑六輕、大愛重建區、文林苑、還有台灣諸 多生態保育問題...;但我覺得還是大大的不足,太多重要的事情,媒體完全漏掉,沒有把大眾的目光吸引過去,尤其是國際觀,請諸多還有空間可以做的媒體先 進加油。以我有限的經驗,舉例以下:
強調一下,如果等我一歲半的兒子長大,在餐廳、在學校宿舍看電視,還是只能看到李宗瑞,還是只有一面倒呈現消費主義、名牌包、名流無關公眾利益的軼事八卦性醜聞、還是只有追逐運動明星吃什麼穿什麼,真的我要問,為什麼社會大眾要挺記者?
我在環境資訊協會經營環境資訊中心,這個責任,我也算上一份,也算是本協會要奮鬥的目標之一。
好吧,我承認,以上有些資料在環資有,這是半置入性行銷。
有很多討論,有很多記者、前輩講了許多,但有一點我最想講的,就是我們社會大眾到底為什麼要挺記者?我的提問也許會惹惱一些媒體工作者,也知道這樣的提問忽略了基層工作者/主管的差異,但我還是想問。
我了解,已經有許多令人尊敬的媒體工作者,去追蹤那些沒有其他人願意做的議題,像樂生、禽流感、中科、國光石化、台塑六輕、大愛重建區、文林苑、還有台灣諸 多生態保育問題...;但我覺得還是大大的不足,太多重要的事情,媒體完全漏掉,沒有把大眾的目光吸引過去,尤其是國際觀,請諸多還有空間可以做的媒體先 進加油。以我有限的經驗,舉例以下:
- 陳樹菊很偉大,真的非常偉大,但麥格塞塞獎不是只有陳樹菊,怎麼沒有媒體要透過他得獎這件事,去介紹其他五位得獎者,去認識其他得獎者在亞洲鄰國內奮鬥的事情? (去報陳樹菊逛街買什麼,就別提了)
- 美山水壩,世界上繼三峽大壩、以及巴西另一個已建成水壩的第三大水壩,而且蓋在地球之肺亞馬遜,除了中央社,哪個媒體有追蹤?
- 里約永續發展高峰會,綠色經濟中關於能源價格合理化的討論,正好扣合國內所需,綠盟趙家緯親自去了,也分別在立報、環資、綠盟臉書寫過深度的分析,也辦了幾場分享會,誰關心?
- 行政院組織再造,亂糟糟,彷彿變成一二級單位完大風吹的遊戲,各單位為了員額分配心懷鬼胎,誰關心?
- 公督盟張宏林在現場宣傳車有講,預算編列是負2000億,沒有人寫?
- 中國的新聞,不是只有美食和觀光,南水北調(長江水送到北方)要移民數十萬人,台灣媒體看看不到。李旺陽「被自殺」,還是在臉書先看到的。
- 南韓不是只有三星,不是只有,鄰國南韓濟州島在蓋軍港,威脅一座漁村和世界遺產,志工王郁萱以他一己之力在那邊,一邊做運動一邊做公民記者,提供現場一手資料,沒看過哪個媒體有隻字片語。
- 領土爭議,只看衝突,一面倒呈現國族主義的憤慨情緒,不追問當權者有無和平解決方案。
- 敘利亞內戰?別提了
- ……大概先想到這樣了
強調一下,如果等我一歲半的兒子長大,在餐廳、在學校宿舍看電視,還是只能看到李宗瑞,還是只有一面倒呈現消費主義、名牌包、名流無關公眾利益的軼事八卦性醜聞、還是只有追逐運動明星吃什麼穿什麼,真的我要問,為什麼社會大眾要挺記者?
我在環境資訊協會經營環境資訊中心,這個責任,我也算上一份,也算是本協會要奮鬥的目標之一。
好吧,我承認,以上有些資料在環資有,這是半置入性行銷。
2012/04/09
兒童有「死亡」的權利!
過了一堆兒童節,頭一次參與過那麼震撼的兒童節活動,這是在一場兒童文化研究社顧問林真美老師的演講上,它介紹了兒童人權之父Janusz Korczak的思想──這位教育先知,一百年前開設孤兒院就在院內實行了兒童自治,設有兒童議會、兒童法庭,院內規章由院童自訂,犯規者由院童訂定處罰方式,連Korczak自己有時候犯規,同樣要受處分。(但Korczak一直鼓勵院童,更重要的是寬恕)。
一、兒童有死亡的權利
二、兒童有活在今天的權利
三、兒童有保持自己原樣的權利
死亡。其實和活著是一體兩面的。
自然萬物,本有其該有的生老病死等等歷程,有其生命的歡愉與苦楚,等著去體驗、去學習。Korczak觀察到許多大人,因為出於「孩子會死亡」的恐懼,而不准他們做這做那,限制重重。其實,就是剝奪了他「活著」的權利。
「髒髒不能摸」
「尖尖的不要拿」
「不可以跳跳」
「不可以爬高高」
「不可以跑」
「樓梯不要爬」
當孩子生命中充滿了禁止、不可以,大人其實剝奪的權利,他沒有機會感知身體與周遭空間的關係,沒有機會感知自身行為的後果,也就失去了學習和成長的的機會,失去了生活的本質。
以上是Korczak見到許多大人出於對死亡的恐懼而過度限制孩子,導致兒童權利受損的見解。其實講到死亡,還蠻令人震撼的,但仔細冷靜的想想,的確是這樣,生死是生命的一體兩面,如果不能接納死的可能,又怎能領受生之本相。
至於「活在今天的權利」,是談到許多大人常告訴孩子,「現在還不行唷,等你長大以後才可以(吃、喝、玩…」)」,或是幫孩子想很多未來,卻忽略孩子當下的需要。「保持自己原樣」,則是指許多大人教小孩該怎麼穿、怎麼吃、怎麼說話、怎麼應對進退、不可如何如何、應如何如何…但沒有看到孩子原來的樣子是什麼。
這些權利都寫在他的書How to Love A Child
為何要談Janusz Korczak,他可以說是兒童人權之父。作為一名波蘭猶太人,他在日俄戰爭期間擔任軍醫,看盡戰爭下受苦的兒童,1911年辦了一所孤兒院擔任院長,如一段所述,他讓孩童自治,也在此時更確定他參與兒童運動的道路。他後來一面管理孤兒院、擔任院童的醫師,一面陸續勤於寫作兒童文學、主持讓兒童詢問大小事的廣播節目,一面持續著倡導兒童權利的著作。
可恨,在納粹佔領下的波蘭,他和孤兒院裡的猶太兒童被隔離在猶太社區(集中營),有幾次友人幫他安排逃走的機會,但他不願離開孩子們。猶太集中內僅僅有限的自由和窘迫的物資,Korczak仍設法維持孩童的權利和尊嚴,即便是像乞丐般求人。最後,他和院童們,一如其他猶太人,上了通往毒氣室的列車,他們不吵不鬧,換上乾淨衣服,由走在隊伍最前端的Korczak醫師、院長、爺爺帶領,整齊的上了車……
林真美老師談到這一幕,許多人感動垂淚,包括我在內。
這偏重點其實不是死亡的權利。而是一百年前就有Korczak這樣的先知相信兒童的自理能力,像對待成人般對待孩童,並且陪(賠)上生命一直站在孩子的身邊。而一百年後,我們又幫孩子做了什麼呢?
這裡是永和社大兒童文化研究社對Janusz Korczak的介紹:
http://blog.yam.com/childrenculturestudy/article/47982170
‧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Janusz_Korczak
訂閱:
文章 (Atom)